败血症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曹彬等人在柳叶刀发文新冠病毒排毒时间 [复制链接]

1#

新冠肺炎疫情(来源:thejakartapos)

3月10日,全球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关于新冠肺炎的最新论文,通过医院医院的例新冠重症患者(金银潭例,医院56例)的观察性研究,最终发现,年龄较大、表现出败血症迹象以及入院时出现血液凝结问题,是导致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的关键危险因素。

另外,该论文还首次阐述了有关新冠病毒排毒时间这一科学问题。通过数据表明,在例存活(目前已出院)病人中,可检测到的新冠病毒中位排毒时间为20天,最少在8天,最长病毒排毒持续时间为37天。并且在54名的非存活者中发现,直至病亡,患者体内都可以检测到新冠病毒,而样本患者病死率为28%。

关于28%病死率的问题,曹彬解释称,在年12月到年1月之间的入院患者,主要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所以,本研究主要是一个重症、危重症病人的高度选择性队列,这些病人的病死率高是不奇怪的。这个数字不能真实代表所有住院病人的病死情况。

本论文作者团队医院副院长曹彬,医院结核病科的副主任医师陈华等19位专家。其中,曹彬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他曾是第一批国家卫健委前往武汉调查当时尚属不明原因肺炎的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瑞德西韦临床试验负责人。

曹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文非常清楚的报告了一个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从发病到结局,包括出院或死亡的整个发病过程。这项研究成果,为防控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基础。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从电子病例中提取这些患者病例样本的信息与数据,采取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来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

数据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和咳嗽,有91例(48%)的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合并症)。其中高血压最常见,有58例(30%);其次是糖尿病,有36例(19%);冠心病15例(8%)。多变量回归显示,新冠与老年相关的院内死亡几率增加95%CI1·03-1·17,每年增加;p=0·),顺序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较高,为5.65(2·61–12·23;p0·),d-二聚体大于1μg/L(18·42,2·64–·55;p=0·)。

这一数据证明,年龄较大,SOFA评分较高和D-二聚体大于1μg/L,是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成年患者在早期预判其是否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如果医生发现病人有这些临床特点,预示着这个病人的临床预后是不好的。除了这几个独立危险因素,还有一些临床特点也预示着病人的预后是不好的,比如淋巴细胞减低、IL-6过度升高以及铁蛋白过度升高。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预判病人是否有不良预后。

与幸存者相比,死亡患者的年龄更大(平均年龄为69岁/52岁),并且在顺序器官衰竭评估(SOFA)中得分更高,表明败血症也进一步加强,并发症的发生频率,例如呼吸衰竭(98%,53/54非幸存者与36%,50/幸存者),败血症(%,54/54对42%,58/)和继发感染(50死者中,%(27/54vs.1%,1/)也高于幸存者。

曹彬表示,以前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