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文帝与汉景帝是怎么死的他们活了多少岁, [复制链接]

1#

汉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也是西汉王朝的第一个治世,这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共同创造的,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吕雉去世而以藩王身份继承帝位的人,同时由于汉文帝显得比较软弱,年仅22岁的他就被周勃、陈平等功臣立为皇帝,入宫继承大统。公元前年出生的汉文帝,公元前年去世,享年46岁。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是病逝的,具体是什么病,目前还不知道,但从汉文帝一生的经历来看,除了患病,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汉文帝出生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当时汉文帝只比汉景帝大14岁,如果再算上怀胎十月,那汉文帝13岁结婚,这还不算什么,最神奇的是,汉文帝在成为皇帝前,还有4个嫡子,注意,4个嫡子,那就是一个母亲生的,那汉文帝结婚几年?

据史书记载,在窦太后之前,汉文帝本来有一个王妃和4个儿子,而且这4个儿子都是王妃所生,如果不是双胞胎的话,也算得上是一年一个,也得花4年的时间,而且这4个儿子都比汉景帝年长,汉景帝是在14岁时出生的,那汉文帝岂不是12岁结婚生子的?按现在的说法,12岁是个孩子,但是汉文帝当时虽然身为代王,那么早就结婚了,那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吧,男性的身体发育期一般在12~23岁左右,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在12~18岁,这才算性成熟,但此时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还要过4~5年才算真正成熟。

可是汉文帝12岁时就结婚了,估计是刚生完孩子就结婚了,这个年龄虽然理论上有生育能力,但身体还没有完全成熟,过早结婚生子会摧残身体,影响发育,汉文帝显然受了影响,身体不太好,他最早的四个嫡子,在他继承皇位之前,都应该是过早结婚生育,孩子也不健康的原因所致。

因此,早婚早育影响了汉文帝的身体,他最后的死亡,也与之有关。汉文帝身上长了疮疤。

汉文帝时期,有一位宠臣名叫邓通,史书上有记载,邓通曾用嘴帮助汉文帝吮吸身体上的肿块,肿块一般长在颈背上,用现在的医学解释,是由细菌引起的皮肤坏死,是皮肤病的一种,但此病也可引起头痛、发热、畏寒等症状,甚至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汉文帝

现代医学有抗生素,可以轻易地治疗痈肿,但是在汉文帝时期,用抗生素,这一疾病是很难治愈的,而且邓通给汉文帝吮吸了患处,也只能减轻它的疼痛,并不能缓解它的病痛,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汉文帝死于什么疾病,这肯定和疮肿有关,因为疮肿可以引发败血症,当时根本无法根治。但话又说回来,汉文帝46岁并不算短,已经算不短了,西汉时期全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也不到30岁,先有王位,再有皇帝,生活、医疗都比一般人好许多倍,超过平均年龄16岁,这已不算短命,而是算正常。

从基因上看,汉文帝并没有活得长,与父亲刘邦相比,汉文帝的寿命还是少了一点,刘邦的一生不过是活了62岁,比汉文帝多活了16年,而汉文帝的母亲虽然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但是绝对比汉文帝的一生要长,因为汉文帝去世2年后,母亲薄太后才去世,薄太后还做过魏王魏豹的妃子,算薄太后20岁,那么薄太后一生也是68岁,比汉文帝大22岁。

所以汉文帝比他的父母亲活得久,也算是短命的另一种形式。

又看汉景帝,他生于公元前年,死于公元前年,年仅48岁。比父亲汉文帝多活了2年,但比母亲窦太后少活了6年,而如果窦太后15岁生下汉景帝,那么她一生就是69岁,将近70岁,窦太后算得是长寿了。

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皇帝,都没有他们的母亲活得久,换句话说,母亲必须为他们的儿子送葬,这其实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活得太短,虽然皇帝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比他们的儿子长,但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就是说明他俩的寿命相对来说,还短了一点。

但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却活了70岁,和他的祖母窦太后一样长寿,这说明汉景帝的家族有着长寿的基因,那汉景帝是怎么死的?为何只有48岁?

史上记载,汉景帝是因病去世的,不知有何疾患,但无疑是一种急症,因为汉景帝是公元前年正月得的病,到三月九日才过世,前后两个月,古人说四十岁是不惑之年,五十岁是知天命之年,汉景帝这一死,还未知天命,因为也算是意外。

有可能影响汉景帝寿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是汉文帝十四岁时所生的儿子,其父身体未发育成熟,生儿育女难免会有身体问题,会影响寿命。二是遗传因素,汉文帝有痈疽病,可能是免疫力低下所致,汉景帝估计免疫力也不强,所以容易得病,但痈疽病不是遗传因素,汉景帝的病应该是其他疾病所致。

因此,从整体上看,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寿命,既超过了中国封建皇帝的平均寿命,也超过了当时人民的平均寿命,但是和他们的家族相比,却没有算长寿,这是相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