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犊牛大肠杆菌防治 [复制链接]

1#
北京权威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3378.html

大肠杆菌感染是牧场较为常见也是威胁犊牛健康的多发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消化道和脐带感染。当犊牛抵抗力低下或消化不良时容易发病。

大肠杆菌是环境菌,主要附着于犊牛的消化道后段,正常情况下终身携带。

大肠杆菌异常繁殖时,一些菌株能够产生*素,常导致新生犊牛胃肠粘膜水肿、溃疡、穿孔、继发腹膜炎或败血症引起犊牛死亡。这也是目前10日龄以内至断奶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

类型与症状图1,发病犊牛10日龄,出现体温升高、腹泻、脱水、代谢性酸中*等症状,经治疗后有所好转。图2,死亡犊牛40日龄,感染大肠杆菌后继发弥散化脓性腹膜炎,采取病料送往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诊大肠杆菌为致病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则需做麦康凯培养基进行细菌学检查,采样死亡犊牛的十二指肠、肺、肝脏、心包膜进行实验室检查。图3,死亡犊牛肺出血图4,显微镜下的大肠杆菌形态防治措施(1)治疗措施:

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加上各牧场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治疗药物在此不做推荐,治疗原则坚持强心、补液、纠酸以防自体中*发生,即使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强有力的抗生素能杀灭胃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务必给犊牛口服3—5天的乳酸菌,促进其胃肠恢复正常功能。

(2)预防措施:

让新生犊牛尽早吃上初乳并要吃足,严格把控初乳质量和饲喂量,初乳饲喂前要经过巴氏消*,饲喂温度控制在38至39℃之间。含有杂质或带血的初乳禁止饲喂犊牛,初乳质量与喂量见下表。

保持牛舍干燥卫生,尤其是产房,须及时清理粪便污物,经常消*并换上干净干燥的垫草,务必做到每分娩完一头牛就及时清扫消*,再换上新的垫草以备下一头牛分娩使用。

犊牛出生后立即用7%—7.5%的碘酊进行脐带消*,出生8—12小时后进行二次消*,并将过长的脐带剪短留10cm。二次消*的目的在于既能起到更好地消*效果又能促进脐带尽早干燥脱落。特别要注意——消*时禁止用手触摸犊牛脐带!

喂奶器具要定期更换,消*后才能再次使用;定期清洗水槽,及时清理犊牛岛内和卧床被粪尿污染的垫料,并补充新的。

对妊娠末期的母牛进行大肠杆菌等常见腹泻致病微生物的疫苗注射,使之建立被动免疫保护,预防犊牛肠炎发生。

综上,对新生犊牛大肠杆菌的预防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搞好科学饲养管理的基础上,更应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采取疫苗和药物的预防措施,能够对犊牛大肠杆菌防治效果最大化。往期精彩链接:通过自定义指数挑选公牛有啥“坑”?如何通过数据管理提升牧场管理水平探索美国顶尖牧场的运营之道不仅“管牛”,还“管事”的牧场管理信息系统基因组公牛引领牧场未来把控奶源精准筛选A2奶牛是关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