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3940.html菊粉
菊粉,又名菊糖,是由D-果糖经β(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多糖,末端常含有一个葡萄糖基。菊粉的分子式表示为GFn。菊粉的平均分子质量是左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之一。菊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尤其是菊芋、菊苣块根中含量丰富。
菊粉都有哪些天然的特性?
1
水溶性
菊粉聚合度的差异对其溶解度影响较大。通常短链菊粉比长链菊粉易溶于水。菊粉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
2
甜度
菊粉的甜度与它的聚合度有关。短链菊粉含有较多单糖和双糖,甜度大约相当于蔗糖的30%~50%,甜味纯正,较蔗糖清爽;普通菊粉略带甜味,约为蔗糖甜度的10%;长链菊粉基本没有甜味。人体使用菊粉后,只产生很小的热量(约6.28kJ/g),很少转化为脂肪,利于减肥。菊粉不适合口腔内微生物的生长,故对牙齿无不良影响。
3
溶液粘度
菊粉溶液粘度随其含量增加而增大,,菊粉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通过特殊喷雾干燥技术生产的菊粉,不需要剪切作用或加热冷却过程,可以立即形成均一稳定的凝胶结构。
4
稳定性及保湿性
菊粉有较强热稳定性,℃下加热也不分解,在pH4且高温时可水解,但凝胶态菊粉因缺乏“自由水”而相当稳定,不易水解。菊粉吸湿性强,具有结合自由水的能力,可降低水分活度。
菊粉都有哪些保健功能呢?
1
增殖肠道内的双歧杆菌,预防肠道感染
菊粉是一种天然的碳水化合物,几乎不被胃酸水解和消化。菊粉在到达结肠前未被破坏,在结肠中被大量有益微生物用作营养物质,具有益生素的特点。在食物中补充菊粉能明显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双歧杆菌能有效抑制潜在病原菌的增长。双歧杆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内的pH值,它还能分泌抑菌物质,减少腐败因子和*素的形成,因此降低了肠道感染的机率。
2
控制血脂,减小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菊粉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可通过吸收肠内脂肪,形菊粉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可通过吸收肠内脂肪,形成脂肪-纤维复合物随粪便排出,有助于血脂水平的降低。菊粉在肠道菌群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短链脂肪酸,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短链脂肪酸由肠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和调节新陈代谢。丁酸进入肝脏后可作为脂类合成的前体物质。乙酸盐是合成胆固醇的前体物质,而丙酸盐被认为是肝脏中胆固醇生物合成反应的抑制剂。菊粉发酵后促使丙酸盐与乙酸盐的比率升高,从而降低了体内胆固醇水平。
3
不引起血糖波动,适宜于糖尿病人食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约有10%的老年人患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这类患者无需频繁注射胰岛素而只需改变膳食结构就可控制症状。增加食物中菊粉含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菊粉在肠道的上部不会被水解成单糖,因而不会升高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含量。
菊粉粘度高,影响了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菊粉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促进了肝糖元的合成。Mg2+的缺乏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低聚果糖可以促进机体对Mg2+吸收。对菊粉降低血糖水平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重视。
4
促进矿物质的吸收
日常饮食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少肠道对某些矿物质的吸收。然而,菊粉能够促进肠道对矿物质的吸收。任何菊粉-矿物质复合物在肠道菌群的发酵过程中均被降解,释放出矿物元素,使它们更有利于肠道吸收。
5
防治便秘
在膳食中每天按推荐剂量补充菊粉,可以显著增加便秘患者的排便频率,使大便变得松软连贯。由便秘引发的恶心和头痛也随之消失。菊粉之所以对便秘有如此好的疗效,主要原因是菊粉是一种益生素,它促进了肠道微生态菌群的生长,增加了大便中的含水量,由此导致大便重量的增加。含水量的增加会使大便变软,加之菊粉能增加肠道的蠕动,排便因而变得轻松。
菊粉的安全性
根据对菊粉已进行的动物和人体实验,未发现有重要的副作用报道。仅有的副作用是人体在过量摄入菊粉后,其在肠道内被发酵产生气体,引起人体腹部不适,导致胀气和腹泻。
菊粉每天摄入多少合适?
当前美国人的每日膳食中大约含菊粉1~4g,欧洲人的每日膳食中含菊粉约3~11g,早期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由于经常食用富含菊粉的植物,每天摄入的菊粉在~g之间。事实上,关于菊粉的ADI(每日允许摄入量),并没有一个官方标准。FDA认为菊粉属于一般认为是安全的添加剂,,认为菊粉没有任何潜在的基因*性,成年人每天摄入40~70g,菊粉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低剂量摄入菊粉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每天摄入5g菊粉或低聚果糖,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对健康无不良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