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一波婴儿潮要来了,掌握这些知识轻松搞定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一、新生儿用药原则

胎儿娩出后28天内为新生儿期,新生儿脏器特别娇嫩,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新生儿用药不当,有可能引发药物中*甚至危及生命,一般用药宜少,用药间隔应适当延长,同时用药也不宜过久,否则会发生中*。

因此,新生儿用药须特别慎重,用药应遵医嘱。

新生儿服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观察病情,及时给药。新生儿抗病能力弱,疾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变化快。如常见的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出吃奶不香、神情木然,如不能及时用药,就会延误病情。

2.在必须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用,家长千万不能随便加药或改变剂量。如果忽视这点,会引起严重的中*反应。比如,新生儿口服氨苄青霉素可吸收60%以上,而成人仅吸收30%。

3.外用药物要警惕*副作用。新生儿皮肤、黏膜对药物的吸收量要比成人相对的多。如果涂擦的范围大,或皮肤本身有炎症或破损,药物的吸收量就有可能达到中*剂量。如新生儿常用的扑粉、硼酸软膏和溶液,使用不当可导致吸收硼酸过量而中*。

4.要注意给药途径和次数。根据新生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次数,如用滴管慢慢喂服、口腔黏膜给药或静脉滴注。

5.发热时不宜轻易使用退热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散热功能不强。在体温不超过38℃时,只要多喂温开水即可,再升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如仍无效,请医生决定是否使用退烧药。一量体温下降后,应立即停止降温措施。

6.乳母应慎重用药。对处于哺乳期的新生儿,乳母把住服药关很重要,因为很多药物能够通过乳汁进入正在哺乳期的孩子体内,由此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乳母应慎重服药。必须服药的乳母,在服药期间,最好暂时采用人工哺育,以确保孩子的用药安全。

二、周岁内婴儿感冒用药指导

治疗原则:充分休息,多喂开水,清淡饮食,坚持母乳喂养。

发热的护理

低热:37.4~38℃,多喝水,勤观察,不建议用退热药。(4个月内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不用退热药,物理降温,退热贴可降温减轻头痛,对小儿是最好的选择。)

中热:38~39℃,喝水休息,口服退热药。(38.5℃以下,物理降温,热水擦浴,一般不建议用酒精给孩子擦浴,因为浓度掌握不好,浓度过高的话会透皮吸收影响肝脏。38.5℃以上,口服退热药。)

高热:39~40℃,物理降温+口服或注射退热药物,观察体温,医院。(因为孩子还未发育成熟,尤其是脏器,如果发高烧很容易引起肺炎或心肌炎。)

超高热:>40℃,物理降温+口服或注射退热药物,观察体温。如果用药后医院,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退热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布洛芬滴剂、牛磺酸颗粒。(上述三种药品都是儿童退热药中最安全的,但是说明书中没有1岁以下婴儿用量,除医院大夫开具处方,不要主动推荐。)

2.羚羊清肺散(用于高热神昏,烦躁口渴,痉厥抽搐,一次1g,一日2次。周岁以下儿童酌减。)

3.小儿清解冲剂。(用于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

抗菌药物

早期感冒不用抗生素,有继发感染时配合使用。可供选用的是:

1.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依托红霉素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大环内酯类是首选,效果好,安全性高。)

2.青霉素类:阿莫西林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注意一定要不过敏的才能使用,不要主动推荐。)

3.头孢菌类:头孢丙烯、头孢泊肟酯、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羟氨苄颗粒等。(注意一定要不过敏的才能使用,不要主动推荐。)

4.注意对家长进行宣教,12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周岁内小儿可选用的感冒药

1.中成药(注意分清风寒风热,对症推荐):小儿感冒颗粒、小儿双清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疏清颗粒、安儿宁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流*涕鼻塞,咳嗽痰粘*,咽喉肿痛);小儿至宝丸(用于小儿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流清涕)。

2.化学药品: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不含对乙酰氨基酚,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可用小儿感冒初起,流鼻涕、咳嗽且无发热症状;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纳尔平,复方制剂,3个月以上小儿可用,针对感冒引起的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3.止咳药品:小儿麻甘颗粒、金振口服液、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羚羊清肺散、王氏保赤丸。(大部分感冒药都有止咳作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根据情况搭配止咳药,具体用法用量详见说明书。)

三、婴幼儿用药注意事项

1.选择药物种类宜少而精

孩子生病,有些家长产生焦急心理,为了让孩子的病早点好转,就爱下“猛药”,采用多品种、大剂量的方式给孩子服药。这种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服药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2.慎重选择新药特药

一旦孩子身体不舒服,很多家长就会医院,或者使用新药、洋药,认为新药、洋药治疗效果好。确实,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医院高,但是有时医院送,不但费钱费时又费事,而且还造成了医疗资源使用方面的不平衡,有医院完全能够治疗。同样,新药、洋药在一定程度上讲,比老药、国产药疗效好,但是不能一概而论,除了小病用新药、洋药犹如“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浪费了药品资源,而且新药、洋药不一定完全能够适合我国婴幼儿使用。

3.不能随意服用“小药”

有的家长把儿童常用的药物称为“小药”,认为“小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不妥当。“是药三分*”,即使是人参之类补药乱服、滥服也会中*。更何况,有些治疗药物有明确的不良反应,所以给孩子经常服用“小药”,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一些消化积食的中成药里多含有大*、黑白丑等泻药,盲目服用会影响婴幼儿营养吸收。还有些中药里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蓄积中*。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