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213655.html12岁的小成是正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名地贫患儿。十年前,他刚被确诊为重度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时,还只有2岁。在确诊医生的建议下,小成妈妈带医院的李春富教授,等待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找合适的配型并不容易,在移植之前,孩子需要定期输血维持,找血、找药、找配型成了小成妈妈的日常生活。“医院没血,看着孩子的脸越来越苍白,恨不得把自己的血抽出来给孩子。最严重的一次,医院都发了病危通知。”
小成妈妈带孩子看病的经历,也是中国30万需要治疗的地贫患者的缩影。根据年5月8日,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中国地中海贫血防治蓝皮书()》显示,中国地贫患儿出生率总体趋减,但形势依然严峻,尤以广东和广西两省最为严重,地贫基因缺陷发生率分别高达10%及20%。
地贫患者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终生输血和使用去铁剂的输血替代治疗,年均医疗费用高达10万元以上。高额的治疗费用使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不少患儿因贫困无法接受规范化治疗,没能活过15岁,能长期存活的地贫患儿也因此被称为“百万宝贝”“千万宝贝”;二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也是目前被时间证明唯一能根治地贫的方法。
年3月13日,另外一名久寻求配型未果的患儿,在李春富教授目前任职的高博南方春富研究院,采取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新技术顺利出仓,这标志着李春富教授成为我国首个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贫达例的医生。
李春富教授
十年的时间弹指一挥,在李春富教授的世界里,他衡量时间的维度没有别的,就是通过治疗技术的不断精进和治疗方案的探索,将地贫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率从不到50%提高到了97%以上。他被患者们称为“地贫之父”,意思是地贫患儿的再生之父。
从0至例、从50%到97%治愈率的移植路
李春富教授是一个对数字敏感的人,他能记得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背后,各个阶段的艰难与坚持。
“年以前,每年我只能带领团队做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年以后大概是每年10-20例。那时候国内移植界都在起步摸索,成功率不高,对地贫这样一个良性病,很多患儿家属不敢冒风险。”
分水岭出现在年,李春富教授设计出的“NF-08-TM”南方08方案,将原本的50%的地贫移植治愈率提高到90%,在国际学术界犹如扔进了一枚重磅炸弹。年,在累积了更多成功案例后,他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杂志《Blood》上,成为当期封面文章。
李春富教授从国际“火”回了国内,国际移植学界的认可奠定了他在地贫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学术地位。国内其他攻医院派医生前来学习和交流,他无所保留。已治愈患儿更是口碑传播的种子。此后,医院主持的移植例数超过例,还有大量的地贫患儿家属慕名前来,等待做移植。
来求医的患儿家属越来越多,移植仓却不够用了。再加上配型难等原因,有的地贫患儿要等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造血干细胞移植,错过了治愈的最佳时期。“患儿等不起,他们还年轻!”他想建更多的移植仓缩短患儿等待时间,早点脱离长期输血祛铁的生活。
年,李春富教授迎来了他从医半生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即将退休的他面临两个选择:医院继续带领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或另起炉灶再医院。
第一个选择,带领熟悉的团队继续在原来岗位上发挥余热,不用磨合,一切驾轻就熟;第二个选择,归零重新上路。患儿家属会不会跟着自己走?社会力量办医究竟能否得到持续的信任和支持?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退休后的第一个月,李春富教授和家人有了第一次完整的假期。20天后,假休完了,答案也有了:他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李春富教授在东莞创业、办了一家叫高博南方春富研究院的消息,迅速在患儿家属口中传开。年7月,研究院正式建立;9月,首批4名血液病患儿出仓;12月,18个移植仓迅速扩为36个,研究院成为全球最大儿童血液病移植中心。如今,36个移植仓能平均缩短患儿等待时间2年。
年,医院08方案基础上,李春富教授探索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上的另一重大突破:被称为“双保险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互补性移植方案NF-14-TM-CT(半相合父母供髓联合非亲缘脐带血移植技术),这个方案在彻底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配型问题同时,还把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移植治愈率提升到了97%,给更多地贫患儿家属带来了希望。
凭借这个创新技术,李春富教授从年至年,连登美国血液学年会和欧洲血液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他是中国儿科血液病医生中,迄今唯一一位五次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发表口头报告的医生。因领头主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临床研究》,他还在年获得过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这是国内对儿科医生最高的荣誉。
一个业余爱好是看文献的血液病专家
李春富教授是“终身学习论”的奉行者,这让他团队里的年轻医生倍感压力。“大教授都一心扑在患儿身上,每天离开病房还要回家看国际最前沿的中英文论文,我们也丝毫不敢松懈。”李教授团队里的廖建云医生表示。
“我们那个年代选择不多,也没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文献。”白天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晚上从文献查找中得到了答案,李春富教授感到无比心安。他记得好几次,患儿移植后出现肝、肺排异严重情况,他在文献里看国际上过往案例报告,学习了处理方法,降低了患儿感染风险。
年,他遇到一起全球也不超过10例的血液和免疫系统罕见病,他查找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患儿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患儿已恢复良好,即将重返学校。
临床实践——回到书本里找答案——临床实践——对外学习交流,这个长期的良好习惯,已经成为李春富教授带团队的一个硬性要求。年,41岁的李医院儿科主任。这时他已经先后到过香港、新加坡、美国交流学习。成为主任后,认识到外出学习重要性的李春富教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下的年轻医生分期分批的派到香港进修,每人三个月。
“必须要去,医院学习,不这样我们没法提高。中青年医生轮训回来后,大家迅速思想统一了,移植方案和工作流程也规范起来了。”李春富教授说。
当时,医院申请特批多港币购买了一本英文版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书籍。“为知识值得交学费,这是让患儿获益。”此外,他还申请一条直医院的外线电话。直到现在,李春富教授还能脱口而出自己的场外救助热线的电话号码。
开始的一年多,他几乎每天都拨打那个外线电话,求助香港医生老师自己在临床遇到的移植问题。后来,这个电话越打越少。就这样,在一本书和一条外线电话的基础上,医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招牌做起来了。
那些失败的和成功的
年,在高博南方春富研究院开业典礼上,李春富教授提到一位移植成功的孩子母亲。这位母亲曾对他说,“主任,即使你退休了,也不能不干了,否则,对不起在你手上死去的孩子。”他说,“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虽然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现在平静地生活在远方,但她的话却一直让我刻骨铭心。”
在李春富教授4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有30年时间他都在探索钻研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希望带给患者最安全可靠的治疗。这期间,他也经历过很多患儿的逝去。“在一个春节前夕,一个小男孩对我说,‘李主任,我不想死’,但当时我知道我已无能为力了。正是这些鲜活生命的离去,让我们学到很多,对生命领悟更深、敬畏更多。”
还有一位患儿的离去让李春富教授记忆犹新。当时,因为患儿家庭缺乏移植费用,李春富教授组织慈善募捐,带头往捐款箱里投进元钱。但是等帮患儿筹够了移植费用,由于年轻值班医生经验不足,患儿移植后继发感染诱发了败血症,患儿在24小时内就去世了。
这件事带给他极大的冲击,直接促使他制定了新的临床处理规范: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一旦体温超过38.3°,抗生素从以前的升阶使用改为降阶使用,直接用最强方案,如果不合适,第二天再停掉。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患儿因为移植后的感染死亡了。
那位去世的患儿母亲当时还因此和科室起了纠纷。年底,患儿母亲和李春富在一个地贫学术会上重遇,已经成为地贫志愿者的患儿母亲向李春富教授表达了感激之情并为当年的纠纷道歉。在给李春富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