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多地爆发出血病死亡惨重,遇到恶劣天气,大
TUhjnbcbe - 2025/2/12 18:50:00

每年的6月到10月,在水温28℃~30℃时,发病率最高,死亡周期长,死亡量不大。

主要通过水和外寄生虫传播。由于密度过大,在养殖的中后期大量的投入饲料,从而导致残饵粪便的堆积。如果在此时不及时底改调水,就导致底部环境差,亚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增加,导致水体环境差,草鱼体质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还有就是有的养殖户预防意识,忽略了平时该做的预防措施,对水体环境的不重视。

二、病鱼特征

1、体表出血,红鳃盖、红鳍、红鳞、红肚子。

2、肠道有出血,无食,有腹水。

3、鱼身肌肉出血。

4、烂鳃,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

草鱼出血病是危害严重传染性疾病。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年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2两道6两的草鱼鱼种发病最严重。这种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一到两周内甚至可达70%-80%以上,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

一般水温在20-30℃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在浅水塘,高密度草鱼,单养池发病常为急性型,来势猛快,发病后2-3天内即出现大批死亡,10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2-3周后,池中草鱼有部分死亡。在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或混养的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量并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常可持续到10月份。这种病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大多为急性型。

根据长期的观察结果,发现有三种情况最典型:

1.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这种类型称为“红肌肉”型,一般在较小的(7-10厘米)的草鱼鱼种中出现。

2.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明显充血,称“红鳍红鳃盖”型,一般在较大的(13-15厘米)以上的鱼种中出现。

3.病鱼以肠道充血为主。称“肠炎”型,这种类型一般在大小草鱼种中都可见到。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首先要对草鱼亲本的防治,确保亲本无病毒感染,以防在春季繁殖的幼苗成为病毒携带者。

(2)清除鱼种池塘过多淤泥,并用毫克/升生石灰或20毫克/升漂白粉消毒,或清淤后,排干池底的积水让太阳光暴晒7-10天。

(3)鱼种下塘前用可以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液浸浴之后再下塘。

(4)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定期加注清水,泼洒生石灰。高温季节注满池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等调节水质,以保持水质良好,水温稳定。实践表明,主养草鱼应以青饲料合理搭配科学投喂,促使草鱼不同生长期所需不同营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同时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可以通过定期使用黄芪多糖,水产专用VC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2.人工免疫

可以通过注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进行免疫,一般在背鳍基部或腹鳍基部斜注入。一般半个月之后可获得免疫力,免疫期达15个月。

如何才能更好的预防草鱼出血病?

(1)草鱼出血病经常并发细菌感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加减消黄散和龙胆泻肝散,保护草鱼的肝脏,排除体内毒素,促进脂肪的乳化消化和吸收。

(2)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定期添加杜仲叶提取物,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同时避免过量投喂,发病后减料,严重死亡时要停料。

(3)草鱼出血病高发期避免草鱼应激,减少杀虫剂和刺激性大的消毒剂使用,避免一次大量注水,发生应激。可以拌料内服驱虫产品驱虫散来预防寄生虫,驱虫散是30多种名贵纯中药组合而成,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刺激的纯中药国标产品,不仅能够驱除寄生虫,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促进被寄生虫撕裂的伤口快速愈合,减少继发感染的情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地爆发出血病死亡惨重,遇到恶劣天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