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雪宜
《红海行动》即将角逐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听到这个消息时,不少观众都十分兴奋。毕竟当时《红海行动》还在上映期间,很多人都是2次,甚至3次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如今自己喜欢的电影即将去追逐电影界的最高荣誉,这消息怎么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呢?
不过,在替《红海行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战狼2》之后,《红海行动》角逐奥斯卡的胜算能有多少呢?的确,从票房数据来看,57亿票房的《战狼2》显然比36亿的《红海行动》更加卖座。那么,相比之下票房落后的《红海行动》最终能获奖吗?
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红海行动》更符合影评人的审美。虽然两部电影都拿过一些奖项,但获得了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的《红海行动》拿的奖显然更有分量一些。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两部电影有何不同,为什么票房更好的《战狼2》在评奖时却落了下风吧。
动作戏VS战争片
故事背景都是海外撤侨,电影场面一样的宏大刺激,种种特征让观众们总是忍不住将这两部电影联系起来。但从影评人的角度来看,这两部电影或许本就不属于同一种电影类型。将焦点放在吴京饰演的男主角冷锋身上的《战狼2》本质上是一部动作片。而将拍摄重点聚焦于蛟龙突击队的《红海行动》则更像一部战争片。
众所周知,战争片往往比动作片更受专业评委们的青睐。票房平平的《拆弹部队》能在第82届奥斯卡上同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而能在全球斩获一百多亿票房的《速度与激情7》却只能竞争一下最佳原创歌曲与最佳视觉效果奖。从题材来看,想要“冲奥”,《红海行动》赢在了起跑线上。
孤胆英雄VS集体作战
要问看完《战狼2》后,最让观众们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什么,不少人可能都会想起影片结尾处吴京和老爹的对打。这段两位“纯爷们”的贴身肉搏,拳拳到肉,招招见血,看得观众们是热血沸腾。从这一部分就可以看出,《战狼2》更想让我们看的,其实是一个英雄的赞歌。
再看《红海行动》,电影中的一对一的打斗场景并不算多,影片更多地在展现蛟龙突击队高超的战斗素养和密切的团队配合。尤其是在影片中占据了极大篇幅的狙击二人组,两人从电影开头的初次相识,到结尾处的默契配合,向我们完美地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这点来看,《红海行动》的立意更深远,角度也更高明,更能抓住影评人的心。
欢笑VS泪水
就结局的设计来看,《战狼2》显然更加圆满——武力值超高的男主角冷锋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一整个雇佣兵团。劳动人民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并最终以一众颇具喜感的方式获得了胜利。在《战狼2》里,好人是安全的。这样的结局,对于坐在电影院里紧张了两个小时的观众来说,是最能接受的,而这也是《战狼2》能如此卖座的原因之一。
反观《红海行动》,结局虽然也达成了目标,但却并非完美无缺的。影片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即使你是好人,即使你是特种兵,刀剑无眼的战场上,你依然有可能阵亡。蛟龙突击队有很多队员,而其中赚走了观众最多泪水的,无疑是张天德和佟莉这对爱得深沉又爱得悲壮的“苦命鸳鸯”。
当看到张天德随身带着糖果、受伤要吃糖的时候,我们明白了英雄也会怕疼;当看到张天德背包里佟莉的照片时,我们明白了英雄也会在爱情面前怯懦;当张天德伤重死亡时,我们明白了英雄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会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通过《红海行动》,能让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这是《战狼2》很难做到的。
由此可见,虽然在票房上《红海行动》略逊《战狼2》一筹,但作为一部非典型性商业片,《红海行动》在题材的选择、主旨的侧重和剧情的设定上,都比《战狼2》更能获得影评人的青睐。而这,也是在各大影评平台上《红海行动》比《战狼2》得分更高的原因。此番逐梦奥斯卡,《红海行动》能否不负众望夺魁归来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