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四川甘孜色达县金马草原出现的
一群“背包警察”全时空守护群众
从今年6月开始
色达县甲学镇派出所的9名民辅警
会背着各自的“警务背包”爬山涉水
开展工作
民警们的“警务背包”里装着
新办的居民身份证、数码相机、户籍办理明白卡、反诈宣传手册等等
俨然一个流动的警务服务便民窗口
背包背到哪
警务跟到哪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色达县甲学镇派出所的9名民辅警
以“背包警务”的新模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人民网微博冲上热搜
阅读量高达余万
又上央视《新闻30分》
换来众多网友的点赞
纷纷喊话
感谢坚守
甲学派出所位于阿坝州与甘孜州交界处,色达县东大门,派出所现有民辅警共计9人。辖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属于农牧叠加区,总共有8个行政村,4个远牧点,全镇52户,人。辖区多数村寨位于高山深谷处,道路崎岖蜿蜒,路况极差,大多数村道都是村民自修的简易山路,每年雨季,由于道路缺乏基础的安全保障,因连续降雨,至多处路面造成塌方,道路上车辆难行,只能通过步行及摩托车的方式入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年6月,担任甲学派出所所长仅一年的格桑扎西不甘落后,针对辖区内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利、边界形势复杂的辖区特点,为多元化的化解矛盾纠纷、全时空守护农牧民群众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在县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以“背包警务”的新模式,延伸涉藏地区警务工作触角。
一个包就是一个警务室
包在何处服务就在何处
一大早,派出所民辅警就将反诈、缉枪治爆等各类宣传手册,未领取的身份证、派出所问卷调查、人员信息采集表、户籍办理明白卡、矛盾纠纷排查表、记录本、相机和当日干粮等装入包中,在辖区偏远牧区开启他们的一天。
“以前取个身份证,登记个基础信息,就算不到县上,也要到派出所去取,特别是下雨过后车不通,走路要走上好久,现在好了,派出所民警背上“背包”啥子都帮我们弄好,太方便了!”甲学村村民桑某开心的讲到。崎岖山路、羊肠小道、泥泞村道中伴着时而坚定的脚步声、时而嗒嗒的马蹄声、时而轰轰的摩托声“背包客”们以其独特吸引着群众的目光,解决着群众的困难。
一个包就是一个警务室
包里装满了责任
自背包警务工作推行以来,结合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心手相连的“百万警进千万家”等多种形式,“背包客”们每天走上几十公里,不管何时,何处只要群众需要办理业务他们便席地而坐,熟练的打开包交谈之余帮群众办好业务。
“你们辛苦了,快进来休息哈,喝杯茶!”沿路的群众,站在门前招手示意,这是“背包客”们在走村入户办理业务中最常见却又最温暖的景象。工作中,他们成为了群众的挚友,群众有事愿意和他们分享也喜欢和他们分享,自“背包警务”模式推行以来甲学派出所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主动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办理身份证43人次,送身份证23人,通过外地慈善机构为特殊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先后送去爱心捐赠衣物余件,现采集基础数据余条。
“现在小朋友也从‘泥朵巴来了,快跑’(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用警察吓唬)变成了并排一行,高举右手敬礼大声问候“警察叔叔好!”派出所负责人格桑扎西自带几分自豪的说着。
一个背包就是一个警务室
包里装满了群众的期望
“背包警务”将触角延伸至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背包客”们将平安送至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把警务服务送至每一户人家,将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基层治理核心目标,不断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让枫桥经验在辖区开出幸福之花,勾勒出警民和谐的美好画卷。
“可以更好的服务农牧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以及宣传我们公安反诈、辑枪治爆,拉近警民关系。”问及“背包警务”的初衷和收获,格桑扎西的回答朴实而有力量。现在他深感最大的收获就是明显感觉到派出所警民关系更加融洽了,矛盾纠纷更好化解了,基础工作更好开展了。
徒步5公里,2小时不间断紧急搜救!白玉县民警成功营救失联4天的三名徒步旅行者!
来源:平安甘孜
编辑:毛莉泓
责编:肖宵
审核:黄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