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早产儿脑损伤有哪些
TUhjnbcbe - 2021/3/11 13:17:00

以前我们有分享早产儿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来详细看看,早产儿脑损伤有哪些?

早产儿脑损伤主要包括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病(EOP)等,是导致早产儿远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需加强防治。

(1)早产儿颅内出血

早产儿颅内出血多数临床表现隐匿,出血量较多者常出现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前囟隆起甚至脑疝等。

颅脑影像检查:

①超声检查:主要用于早期床旁检查和动态随访,生后3~7天内第1次检查,第2、3周复查,以后每隔1周查1次,出血较重者,每隔3天查1次,直至出血稳定;

②MRI检查:病情稳定后可早期MRI检查,纠正年龄37~40周时复查,并定期随访;

③CT检查:由于辐射较大,早产儿尽可能不采用。

急性期处理:以对症支持为主,保持呼吸、循环及内环境稳定。肌注维生素K11~2mg或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减少者输注血小板。出现危及生命的大量出血,需请神经外科急会诊。

后期脑积水处理:后期有梗阻性脑积水者,可行侧脑室-腹腔内引流。

预防: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10.5~lmg,维持正常体温、血气和血压,避免输液过多过快或推注高渗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集中操作、减少搬动。

(二)早产儿脑病

1)概念: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病变部位一般局限于脑室周围,多种细胞成分均受累及,直径lmm的大面积病灶、坏死明显者,数周后会形成空腔,称为囊性PVL;直径不足1mm的小面积病灶、坏死轻微者,数周后会被胶质瘢痕填充,无空腔形成,称为非囊性PVL。囊性PVL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不足5%。

脑白质损伤(WMI)特指早产儿多相的、普遍的脑白质损伤,包括灶性坏死(囊性和非囊性PVL)和弥漫性损伤。弥漫性WMI病变部位一般广泛分布于脑白质,损伤细胞主要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不伴明显的细胞坏死,表现为星型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活化,结局为髓鞘化障碍及脑室扩大,传统MRl不易发现,弥散张量成像可发现异常。弥漫型较局灶型损伤轻,目前已成为早产儿WMI的主要类型,约占57%。

但近年由于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尤其是高级MRI的临床应用,发现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同时,常伴有皮层下灰质核团结构、间脑、脑干、小脑等部位神经元/轴突病变,即病理损伤的范围往往不局限于某个区域,故而美国Volpe教授提出了早产儿脑病(EOP)的概念,主要病变仍然以PVL和WMI为主,但是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早产儿脑灰白质损伤及其对脑发育的威胁,阐明了早产儿长远后遗症的综合缘由。

2)病因:致病因素复杂,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缺氧缺血和围产期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3)辅助检查:影像学是临床确诊早产儿WMI的重要手段,检查的目标是发现脑白质损伤的广泛性,并存的其他部位的脑损伤,以及脑发育过程的异常。早产儿脑病有很高的成熟依赖性,对胎龄32~34周的早产儿,尤其是母亲有孕产期高危因素和生后患有严重疾病经历抢救的早产儿,应高度重视,列为脑损伤影像筛查对象。

①颅脑超声:优势是无创、便捷、可床边操作,对脑室旁白质损伤特别是PVL这一囊性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报告其诊断灵敏度为76%,特异度95%。对高危早产儿可在生后1周内筛查,异常者每周复查,动态观察,病变严重者在出生3~4周时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产儿脑损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