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壮士所城发现明代城墙粘接物蛎灰
近日,苍南壮士所城发现明代城墙粘接物蛎灰,将温州地区使用蛎灰的历史推至明朝初期。
此次发现蛎灰的地方位于苍南壮士所城东瓮城城墙下部一带的块石垒砌处。壮士所城于明中后期整体废弃,现存的东瓮城遗址内泥土覆盖,经清理,东瓮城城墙轮廓清晰,城墙基址完好,城墙外墙有一条高1.6米的水渍线,水渍线以下为泥土长期覆盖。此次发现的蛎灰位于水渍线以下,蛎灰溢出块石缝隙处,溢出部分找平,蛎灰用料厚,呈白色状。目前,蛎灰已送省权威机构进行化验。
壮士所城位于苍南县马站镇渔寮雾城村,前为雾城沙滩,依山面海。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壮士所、蒲门所同年筑成,隶属于金乡卫,为“濒海筑城五十有九”之一。后因倭寇犯壮士所、台风登陆袭击,壮士所废弃。隆庆二年(1568),壮士所迁至蒲门所同城办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蛎灰是温州地区一种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温州沿海地区盛产牡蛎,将其壳制造蛎灰,一直沿用至今。《天工开物》指出了它“固舟缝”、“砌墙石”、“垩墙壁”、“襄墓及贮水池”以及“造淀、造纸”等方面的用途。《天工开物》第十一卷《燔石·石灰》中云:“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虫豪以代之。”虫豪即蚝,指牡蛎。《天工开物》成书于明末,并于崇祯十年(1637)出版,说明至明末,我国沿海缺少石灰石资源的地方,已普遍采用牡蛎壳制造蛎灰。
苍南壮士所城城墙粘接物蛎灰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它证明明代初期温州地区已普遍把蛎灰用于日常生活和传统建筑中。由于煅烧蛎灰技术成熟,粘接性能好等性能,明初,壮士所城筑城时已经使用,对于研究壮士所城筑城工艺提供了科学佐证。